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休克 > 休克用药 > 多学科协作,新医三附院烧伤休克期治疗平台

多学科协作,新医三附院烧伤休克期治疗平台



近20年来烧伤休克的发生率日趋降低,伤后因休克而死亡的患者亦减少,证明了休克期处理的进步,但并不等于此问题已经解决。一些烧伤单位在休克期仍按照烧伤常规公式补液,对于大多数的烧伤病人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部分特殊病人,常规补液会造成补液量不足,难以纠正缺氧,不能摆脱休克损害;若超常规补液,不仅会加重组织水肿,甚至还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脑水肿、腹腔间隙综合征或胸腔积液。

烧伤休克期复苏的效果,会造成感染期患者是否平稳的关键。

由我院在本地区率先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由资深烧伤科医师、重症ICU医师、营养科医师组成一个治疗团队,依托于先进的负压层流ICU病房,应用深静脉置管术,动脉置管术,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中心静脉压监测、连续动脉压监测、肺动脉导管(Swan-Ganz)置管及监测、先进的中央心电监护站、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高端多功能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镇痛镇静,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休克期清创磨痂削痂+复合皮移植等治疗,对每一个重度烧伤病人进行精准化补液治疗。

1.picco技术

PICCO监测可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容量的变化,PICCO监测是一种动态、连续监测心排血量的技术,能准确、连续地监测每一次心脏跳动时的CO,HR、MAP、CVP、EVLWI、GEDVI、ITBI和CI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能为临床直接提供重度烧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信息,给低血容量休克的重度烧伤患者液体管理与血管活性药物调节提供精确的指标,避免了盲目过多的补液,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抢救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Picco技术

治疗中的烧伤病人

传统烧伤补液公式:

1个24h预计补液量=Ⅱ~Ⅲ度面积(%TBSA)x人体质量(kg)×2ml·kg~%TBSA“(胶体和电解质各一半)+水分mL。

传统的补液公式遇到一般的烧伤病人,问题是不大的,但是如果遇到特殊的烧伤病人,比如有高血压史的烧伤病人,老年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的烧伤病人,吸入性损伤肺功能有问题的烧伤病人,烧伤深度比较深的病人用传统的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去治疗这些烧伤病人,往往预示着病人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病人难以摆脱休克的损害,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由于PICCO监测使医护人员能够直观的从监护仪上观察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通过对监测指标的分析,能准确、可靠地评估重度烧伤患者心肺功能及容量状态,从而随时调整液体复苏的方案,更加准确的调整液体种类、明显减少神经源肺水肿的发生率,使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趋于稳定状态,顺利度过休克期。所以,PICCO监测能较好的指导重度烧伤患者的液体管理,指标精准开创了烧伤休克期补液的精准治疗。

2.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对于严重吸入性损伤病人,需要通过气管切开来建立人工气道。经皮式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先进、低侵害气管切开技术,较传统外科技术更简易、快速。其优点:1.可在床边进行,尤其适合危重烧伤病人的床边操作;2.手术创伤小、操作迅速、时间短。

3.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指使用呼吸机辅助、代替、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改善呼吸功能,改善心肺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为解除病因争取时间;是ICU最常见的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4.深静脉(动脉)置管术

深静脉(动脉)置管术是指通过细针穿刺、置入导丝、扩皮、置入导管、固定等一系列操作将将特殊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静脉(动脉)的过程。适用于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治疗、输注刺激性或高渗性药液、放置临时起搏器、快速扩容及静脉营养者。

5.营养支持

重度烧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迅速而普遍,并影响着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死亡率,成为预测重度烧伤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显得十分重要。重度烧伤病人伤后数小时在听诊肠鸣音恢复时,由我院专业营养科医师负责病人的肠内、肠外营养需求,避免了肠源性感染,对病人的恢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镇静止痛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通过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疼痛,减轻病人焦虑和躁动。目的在于:1.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2.帮助和改善病人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病人对其在ICU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3.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病人的无意识行为干扰治疗,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4.降低病人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7.无痛清创、早期磨痂、削痂+复合组织皮肤移植。

重度烧伤病人早期进行无痛清创,创面浅的病人进行早起磨痂+复合组织皮肤的移植,早期封闭创面。消除感染灶,降低高代谢,平稳度过休克期。

对于重度烧伤病人再也不是烧伤科医生单打独斗的年代了,休克期多科室协作,由烧伤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依托强大的设备,先进的层流病房和专业的医生护理团队,共同制定病人的治疗方案,实行单一病人24小时看护制度,根据实验室及床旁监测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到精准化,个体化治疗。对烧伤病人的整个治疗流程得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危重特殊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团队成员简介:

聂学,烧伤科科室主任,烧伤专业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河南省烧伤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学会烧伤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

中华医学会新乡市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获得第六届新乡市青年科技奖,新乡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张保全:重症医学科科室主任,河南省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新乡分会委员,重症医学硕士,在郑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省重点培育专科)工作多年,执笔了学科发展规划等文件,参与了多项临床课题并获奖,年作为特殊人才到新医院主持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的组建及业务开展。擅长各种急危重症及脏器支持治疗、高危及复杂大手术围手术期治疗,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重症医学工作经验。

赵胜男,女

临床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营养学专业,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多年,曾先后于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交通大医院医院营养科进修学习。擅长重度烧伤患者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方案设计,烧伤重症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以供给患者适量的蛋白质、热能、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分等,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加速其伤口愈合和疾病恢复,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周玉华:周玉华,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重点护理部门科护士长,硕士研究生。河南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感染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乡市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重度烧伤病人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监护、创伤及围手术期重症病人的综合救治护理,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临床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心电图异常心律的判别、危重症患者各类人工气道的护理。

郭浩:医学硕士,擅长烧伤外科急危重症急救技术及脏器支持治疗、高危及复杂大手术围手术期治疗。较早在新乡市开展“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次在“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急救技能大比武”获奖,发表高质量临床科研论文7篇。

李娜,女,医学硕士,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气管镜室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的检查诊疗技术。对烧伤急危重症的诊治有较多的临床经验。

庸琦,烧伤整形科专业硕士学位,硕士期间医院学习,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多个“面上项目”的研究,已发表SIC论文3篇,影响因子11.7分。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在组织工程皮肤的制备、细胞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擅长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减轻疤痕增生。

冯森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创面,烧烫伤、撕脱伤、挤压伤、车祸毁损伤及犬咬伤等各种皮肤软组织外伤糖尿病足、压疮、褥疮、皮肤溃疡等慢性伤口,独特的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dnmd.com/xkyw/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