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休克 > 休克用药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学科联动为7岁患儿开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学科联动为7岁患儿开
医院订阅哦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学科联动为7岁患儿开启重生之路 “医生快救救我,我喘不过来气了,快救救我!”7月20日下午,儿科三病区一名患儿意识模糊,发出无助而微弱的求救声。病情危急 医护人员倾力抢救 该患儿今年7岁,因院外口服阿莫西林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入院时全身皮肤苍白,四肢末梢冰凉。孩子的呼救声扣紧每个医护人员的心弦,所有人迅速进入抢救状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及激素应用,快速扩容。 因患儿循环不良、且有粉红色泡沫痰,儿科董建华副主任当即决定将患儿送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护士同时开通了多个静脉通道,扩容、肾上腺素、多巴胺、激素等各种药物被不断地输入患儿体内,但是患儿血压仍不平稳,休克症状也没有明显改善。监护室抢救小组负责人、儿科郑爱华副主任立即邀请北院急诊科刘志三主任,北院ICU颜秀侠主任和麻醉科杜凯医生进行会诊。颜秀侠主任建议进行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以便动态观察患儿血液动力学改变,指导治疗。经家人同意后,麻醉科医生为患儿植入颈内静脉置管,颜秀侠主任为患儿置入股动脉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中心静脉置管(CVC)是将导管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这有利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通过股动脉置管进行Picco监测,可以动态观察患儿心脏收缩力、心脏前后负荷、血管外肺水、血管阻力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放弃休息 加班加点悉心守护 患儿病情危重,需要专人专护。但新生儿室人员紧张,排班困难,儿科几个病区通力合作,很多同志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加入到守护患儿的行列,医生护士加班加点,积极救治患儿。 在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经过5天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终于安全度过了危险期,于25日下午成功撤离呼吸机和股动脉置管。在此期间,患儿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及废用性功能失调等并发症,26日下午转入儿科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生命是可贵的,也是脆弱的。过敏性休克发病快,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该患儿入院后,我院多学科合作,医护密切配合,争分夺秒,及时进行抗过敏抗休克治疗,为患儿带来了生的希望。作者稿件来源:邹盼盼张彭举网 编:办公室秦祥祥医院邮箱:bzsrmyybgssina.cn长按乙肝肝纤维化毒素的危害尚赫辟谷餐轻松清除体内的13